我們底戀啊,像雨絲,
在星斗與星斗間的路上,
我們底车舆是無聲的。
在星斗與星斗間的路上,
我們底车舆是無聲的。
曾嬉戲於透明的大森林,
曾濯足於無水的小溪,
那是,擠滿着蓮葉燈的河床啊,
是有牽牛和鹊橋的故事
遗落在那裡的……
曾濯足於無水的小溪,
那是,擠滿着蓮葉燈的河床啊,
是有牽牛和鹊橋的故事
遗落在那裡的……
遗落在那裡的
我們底戀啊,像雨絲,
斜斜地,斜斜地織成淡的記憶。
而是否淡的記憶就永留於星斗之間呢?
如今已是摔碎的珍珠
流滿人世了……
我們底戀啊,像雨絲,
斜斜地,斜斜地織成淡的記憶。
而是否淡的記憶就永留於星斗之間呢?
如今已是摔碎的珍珠
流滿人世了……
這首詩的意境,關鍵在於用「雨絲」來描繪「戀」或「我們底(的)戀」。那,為什麼他要寫「雨絲」?「雨絲」有什麼特別之處?為什麼不寫「大雨」或「豪雨」?重點在於「雨絲」可以是輕巧的、悄然的,飄下雨絲的時候,就算不撐傘,也不會讓人覺得過於不舒服。這就好比當愛情發生的時候,常常都是令人不自覺的,它就是這樣像雨絲一下悄悄降臨了,所以才會說「我們底車輿是無聲的」。如果寫成滂沱大雨,那就俗氣了。少了那份無聲無息的默契跟靈韻。「大森林」、「小溪」、「擠滿著蓮葉燈的河床」,這些不同的地方都有雨絲飄過,比喻愛情是無所不在的,不管哪個地方都可能有愛的火花發生。可是呢,「雨絲」畢竟是無法永久保存的,它掉落到地面上就流失了,不管如何美麗的雨景,滴灑下來也通通都變成髒水,唯一留下的就是回憶。那麼,是不是曾經擁有就代表天長地久呢(而是否淡的記憶就永留於星斗之間呢)?最後一句「摔碎的珍珠流滿人世了」,比喻雖然愛是稍縱即逝的,但還是在世間廣為流傳,讓多少紅男綠女陷於雨絲的記憶中。呈現的就是對愛情嚮往卻又感嘆的意境。
回覆刪除